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中心

BITSME.TRC

 

中心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推动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全面协调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0年4月24日,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就研究中心设立签订合作协议。2020年5月22日,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转化研究中心注册成立。

     

      研究中心的宗旨:充分利用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科技资源,紧密结合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需求,建立立足河北的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中心在充分利用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发展方向,探索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机制。

      研究中心作为北京理工大学面向河北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充分发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等方面的作用,确立以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发展面向,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物联网应用等行业,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大力促进校企军民结合,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学、研、用、资”创新载体,建立涵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强大生命力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效的支撑,走出一条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心”下设四个平台: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和新基建。中心的职能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涵盖车辆总体、车辆传动、车辆电子、车辆悬架、新概念车辆、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等方向,在车辆传动、电动车辆、智能车辆、大功率柴油机、难加工材料加工、激光微纳制造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中心在职研发管理人员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9人;研发人员2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9人。

大事记

新材料

新能源

新能源

新装备

新基建

      研究中心的四项核心技术:均一粒径微球、燃料电池、高纯氧化镁和连续碳纤维/PEEK预浸料。均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之中。

科技部明确的我国目前35项“卡脖子”技术,我们重点解决了其中4项:

      No.24,《微球:民族工业不能承受之轻》;

      No.27,《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No.16,《航空钢材不过硬》;No.18,《高端轴承钢》;No.33,《高强度不锈钢》;

      No.32,《国产碳纤维缺股劲儿》

      中心的四大关键技术主要作用:

      均一粒径微球----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关键电子材料、生物分离介质、表面功能材料、新型催化材料… …;

      镁燃料电池----新型供能装置制造;

      高纯镁砂----镁砂高效提纯技术产业化,用于高端冶金耐火材料制造;

      连续碳纤维PEEK预浸料----替代环氧树脂等预浸料,用于航空航天材料轻量化;

      以上技术与产品针对目前我国行业进口依赖度接近100%,进口替代势在必行。

新装备